Three unexpected anti patterns for engineering leaders

反模式一:回避微观管理

一般观点:管理者应远离细节,避免微观管理。这样可以让团队发挥自主性,增强创造力。

现实挑战:完全回避细节可能导致领导者与一线团队脱节,并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理解。这种脱节会使得管理者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,从而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质量。

改进策略

  1. 冲突挖掘:通过与持不同观点的团队成员深入交谈,挖掘出团队内部的实际问题与冲突。这不仅有助于了解问题的根源,还能形成相对全面的视角。
  2. 记录细节:建立一种详细记录文化,将关键业务和技术决策记录下来。这样的记录能够帮助团队在后续阶段进行反思和改进,同时也为新成员提供了宝贵的背景信息。

反模式二:拒绝测量有缺陷的指标

一般观点:仅依赖完美的指标进行衡量,避免使用那些不准确或缺陷较多的指标。这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决策的准确性。

现实挑战:在实际工作中,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指标。如果过分追求完美指标,可能会延误决策时机,甚至于在没有指标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操作。部分有缺陷的指标虽然不完美,但仍然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改进方向。

改进策略

  1. 构建心智模型:即使一些测量方式存在不足,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数据构建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模型。在实际操作中,提高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远比找到完美的指标更为重要。
  2. 将 CEO 纳入细节: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数据,引导 CEO 理解工程工作的具体细节。让高层领导更深入地了解实际情况,从而避免误解和不合理的指标要求。

反模式三:作为团队的“保护伞”

一般观点:管理者应保护团队,使其免受外部干扰,让团队可以专注于核心工作。这样能够提高团队的生产力和满意度。

现实挑战:过度保护团队可能会导致团队成员对外部实际情况缺乏了解,无法真实地感受到业务需求和市场变化。这种情况会削弱团队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,反而不利于团队长远发展。

改进策略

  1. 提供决策角色:设立“导航员”角色,即赋予特定业务单元的领导者更多的决策权。通过权力下放,提高决策效率,同时让团队更贴近业务实情。
  2. 透明沟通:让团队实时了解公司动态和重大决策,避免信息不对称。透明沟通是提高团队整体战斗力和增强信任的关键。

实施策略